根据学校期中教学检查的要求,为全面了解我校大学体育教学现状,深入倾听师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真实反馈,发现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,进一步优化大学体育课程体系,提升体育教学质量,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,特组织本次公共体育教研室师生座谈会。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,促进教学相长,推动我校公共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。
一、师生意见收集与汇总
(一)学生意见
1.课程设置方面
部分学生反映部分热门课程如羽毛球等,因名额有限,难以选到。
2.教学设施与场地方面
学生普遍反映学校体育教学设施和场地存在不足,室内场地有限。体育器材部分老化、损坏,需要更新,部分球类充气问题,如篮球充气不足或者太足,场地问题,羽毛球场地有限等,另有同学提出适当开放篮球馆供学生使用;综合训练馆增加风扇数量;场地下雨后积水问题。
(二)教师意见
1.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方面
部分教师指出在课程安排上,存在不同专业学生混班上课的情况,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差异较大,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。同时,教师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开展体育教研活动,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方法创新探索。
2.学生管理与教学配合方面
教师反映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,存在旷课、迟到、早退现象,课堂纪律松散。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,对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。
二、意见总结与建议
广泛调研学生兴趣和需求,丰富体育课程项目,增加热门课程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开设数量。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,采用小组合作学习、游戏教学、情境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,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。
加强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,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,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方法创新。同时,建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,鼓励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,实施分层教学。
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和场地的投入,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,及时更新和维修老化、损坏的器材。
合理规划和利用体育场地资源,加强场地的维护和管理,改善场地设施条件,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。同时,探索错峰使用场地的机制,提高场地利用率。


文图/体育系
初审/王国全
复审/陈昌
终审/倪依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