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系
当前位置: 首页 / 党群工作 / 正文

3月8日体育系进行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

2023-03-09 09:48

3月8日下午体育系在定静楼1F203进行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,主讲人体育系主任倪依克教授,主持人丁建敏副书记,体育系全体师生参加。



思政第一课主题为“弘扬中华体育精神,展现新华学子风采”,倪依克主任从中华体育精神内涵、中华体育精神的社会功能、中华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,展现新华学子风采四个方面进行授课。倪主任讲到: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舞台上要以最佳的竞技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,为祖国争光,为民族争气,为奥运增辉,为人生添彩,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的重视与推动,不辜负祖国人民对体育健儿的鼓励和期待。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表现为体育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、不计回报,因热爱而坚守,为了国家荣誉甘愿牺牲个人利益。

在讲到中华体育精神定位时,倪主任强调:中华体育精神反映着中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追求,不仅是中国体育的灵魂,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从文化学看,“精神”是指文化的精粹和精髓,它位居文化的核心层,即精神文化的范畴。从地位上看,精神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核心位置。精神以价值观和信念为内核,是内在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外在表现。



体育关乎人民幸福,关乎民族未来。倪依克主任从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逻辑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论述到: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对内激励民众,对外树立形象;中华体育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社会影响力;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国家认同;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活力与能力。

在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上,倪主任引用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的讲话:“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。


最后,倪主任总结道: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强。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,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,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、奋勇向前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上,弘扬中华体育精神,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,犹如一场“接力跑”,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,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。
体育强则国强,国运兴则体育兴,与伟大时代同行,体育燃亮的精神火炬,必将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。



文/王国全

图/潘嘉峪

点击次数:

版权所有:广州新华学院体育系  


通讯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/东莞市麻涌镇沿江西一路7号


联系电话:020-87211621/0769-82676817 邮政编码:510520/523133 技术支持: 信息与网络中心